刘舒翎老师主持活动

活动后与相关下属骨干老师合影

刘舒翎谈中国书法

对于中国书法刘舒翎老师认为中国书法不同于外国的拼音美术字,它不单单具备文字记录的实用功能,它不能只重视文字的形态表现,应通过中国特有的工具毛笔与古代传下来的法度理论能够使学习者在坚强的毅力、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考能力、手眼心的协调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塑造,并且对身体健康也非常有益,古今的书法大家很多都是长寿者。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应该从小进行训练与培养,这将对人的整体素质提高起到很大作用。

刘舒翎谈中国画

对于中国画刘舒翎老师认为我国古代画论非常重视美术的教育功能,如赵孟頫、苏轼、黄庭坚等著名文人画士就认为绘画可记录历史浮沉兴衰,劝诫人们以史为鉴。画论作家们认为艺术对人有政教和德育功能,所以提倡美术作品应丰富其思想内涵,将道德规范融入其中,这样有利于提示人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而美术作品的教育作用取决于其创作者,因为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创作者不仅使得作品反映现实物象和生活,还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感受和体验融入作品当中。美术具有其语言形态,并不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观念和道德的有效性,不是通过公式化的说教方式来教育人们,美术作品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真理与其视觉形象并不是割裂的。这意味着,美术作品的形象与其蕴含的道德观念和真理应内涵一致,这样的美术作品才会发挥出真正的教育作用。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美术教育即绘画教育,这种定义是狭隘的,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种认知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以及美术教育发展的规律。"美术"这个术语最初出现在17世纪的欧洲,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演变,美术包含的内容和形式已经非常丰富且多样化。

刘舒翎谈中国花艺

对于中国花艺刘舒翎老师有着独到的看法,中式插花相传起源于周代,在汉代、唐代有很大的发展,直至明清达到鼎盛。中式插花里面蕴藏着绘画、书法、雕塑、文学、音律等各方面基因,最考验一个人的整体传统文化修养。在古代分类也已经非常成熟,有宫廷插花、寺庙插花、节日祭祀插花、居室插花、文人插花与民间婚丧嫁娶实用插花。各种插花类别有着不同的要求与艺术境界,这与各人的审美意识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习与创作花艺作品过程中能够使人得到构图美、色彩美、意境美、文化美、自然美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它不仅是装饰实用与手工劳动,而是一个人提高整体素质各种训练中的必修课,当代人因为被手机所左右,非常应该多进行这样的手眼心协调练习。

刘舒翎

刘舒翎老师现任职务

刘舒翎
中国书画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刘舒翎
中国教育协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
刘舒翎
中国花艺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刘舒翎老师编辑出版的书籍

中远博学(北京)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0487号-1